Parse error: syntax error, unexpected end of file in on line 1
 肝性脑病的食疗方法 - 宝芝林网上药店

肝性脑病的食疗方法

关键字: 肝性脑病食疗方法 乳果糖口服液

时间: 2015-02-06 17:01:47

肝性脑病(HE)又称肝性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有急性与慢性脑病之分。引起肝性脑病的原发病有重症病毒性肝炎、重症中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各型肝硬化、门-体静脉分流术后、原发性肝癌以及其他弥漫性肝病的终末期,而以肝硬化患者发生肝性脑病多见,约占70%。去除肝性脑病发作的诱因是其一般治疗的基本原则,而食疗法安全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肝硬化患者常有负氮平衡,因此应补充足够蛋白质。但高蛋白饮食可诱发肝性脑病,因此对有肝性脑病患者应该限制蛋白质摄入,并保证热能供给。Ⅲ-Ⅳ期患者应禁止从胃肠道补充蛋白质,可鼻饲或静脉注射25%的葡萄糖溶液。Ⅰ-期患者日应限制蛋白质在2Og/天之内,如病情好转,每3~5天可增加10g蛋白质,以逐渐增加患者对蛋白质的耐受性。待患者完全恢复后每天每千克体重可摄入0.8~1.0蛋白质,以维基本的氮平衡。由于植物蛋白质(如豆制品)富含支链氨基酸和非吸收纤维,后者可促进肠蠕动,被细菌分解后还可降低结肠的pH值,可以加速毒物排出和减少氨吸收。因此,肝性脑病患者应首选植物蛋白。乳制品营养丰富,如病情稳定可适量摄入。

在正常情况下,体内代谢不断的产生氨,又不断的清除氨,使血氨保持在正常水平。但在肝昏迷时,肝脏清除氨的能力下降,破坏了血氨的稳定性,使血氨显著升高,对神经系统产生毒性,诱发肝性脑病。体内氨的来源主要是外源性和内源性,控制蛋白质的摄入,就是减少外源性氨的来源。从饮食上控制蛋白质的来源是防止血氨升高的基本措施。

当病人清醒后如何调整饮食中的蛋白质?调整饮食中的蛋白质不能过于着急,有的家人急于求成,见几日无蛋白摄入,消瘦显著、一下子补充大量的蛋白质,使病人再次进入肝昏迷。应遵医嘱及时调整蛋白质的摄入量,每隔2-3天在饮食中逐步递增10克蛋白质,在此期间应经常检测血氨水平直到调整到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与正常人相同,每日每公斤体重10克左右。当再次出现肝昏迷时,蛋白质的摄入量应立即降到每日20克-30克。

国外研究,产氨多的氨基酸为甘氨酸、经氨酸、苏氨酸、经氨酸、赖氨酸、谷氨酸和天门冬酰胺;其次为亮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和脯氨酸;形成氨少的是精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和色氨酸。饮食中应选用产氨少的食物,植物性食物含较多的精氨酸、天门冬氨酸,且消化和吸收率低,并能改变肠道的细菌丛,以减少内源性氨的产生。在动物食品中,蛋、乳类产氨少于肉类,酸奶可降低肠道的pH,减少细菌的繁殖。鱼和鸡肉含较多的氨基酸,也可食用。

每日食入蛋白质的量要以不增加肝脏负担和不引起血氨增高为宜,优先选择优质蛋白质,如蛋、奶、鱼、鸡肉。脂肪量不要过度的控制。因脂肪可提供必需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能够润肠通便。无胆道合并症时,食入的脂肪每日可在50克左右。

肝性脑病患者在进行食疗法治疗的同时,还应慎用镇静药: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镇静药可激活GABA/BZ复合受体,此外肝硬化患者由于肝功能减退,药物半衰期延长,因此,使用这些药物会诱发或加重肝性脑病。如患者出现躁狂时,应禁用这些药物,试用异丙嗪、氯苯那敏(扑尔敏)等抗组胺药。并且应根据病人的腹水情况确定钠盐的摄入,注意水、电解质平衡,防止大量的葡萄糖输入后,出现低血钾和低钾性碱中毒,从而加重肝昏迷。应根据检验指标及时补充钾、钠、氯、锌、镁、钙、铁等。

同类产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