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se error: syntax error, unexpected end of file in on line 1
 自杀行为也有遗传性吗 - 宝芝林网上药店

自杀行为也有遗传性吗

关键字: 自杀遗传性 自杀

时间: 2015-01-29 16:30:44

新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孩子的父母出现过自杀意图,那么其子女自身的自杀风险会增加5倍。自杀意图是进行自杀行为预测的强预测因子,同时自杀也是导致青少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调查人员注意到,自杀意图具有很强的家庭性,但是其家庭性的传播机制尚不清楚。布伦特博士的团队表示,“这些预测机制构建的预测模型,将会更好地帮助我们界定潜在目标。”

在对这701名子女的随访发现,其中有44名(占总调查人数的6.3%)在参与研究之前便出现过至少一次意图自杀;在研究随访期间,有29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1%)意图自杀。

多元逻辑分析(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结果显示,亲代的自杀意图是子代自杀意图的一个重要预测因子。(OR[1]值为4.79;95%CI为1.75-13.07)即使控制了其后代的高风险变量,包括情绪障碍(OR值为4.20;95%CI为1.37-12.86);自杀意图的基线历史(OR值为5.69;95%CI为1.94-16.74),情绪障碍在自杀意图之前(OR值为11.32;95%CI为2.29-56.00)。

研究人员报告说,路径分析[3]的研究结果与上述结果一致,也显示父母的自杀意图对其子女的自杀行为的直接影响。

与此同时,结果还显示:在每个时间点,这类子女都有着强烈的情绪障碍特征,而作为情绪障碍前兆的攻击性冲动亦时常出现,可见亲代自杀意图对子代的影响之强。

调查结果还强调了:“提早评估和早期干预对于父母有情绪障碍和自杀意图史的家庭来说,是尤为重要的。”

另外,他们还建议,预防抑郁症的发病也可以减少自杀行为在亲子之间的传递。事实证明,有效的预防性干预能够减少高风险青少年中抑郁症的发病率。

事实上,许多有自杀意图的父母同时也表现出患有人格障碍,有效的干预措施可能有利于亲子关系,并功能性地改善其后代的家族性遗传。

后,他们补充道:“因为攻击性冲动可能是情绪障碍的前兆,并随之提升自杀风险。因此,帮助青年克服突出的烦躁和攻击性冲动以达到良好的情绪调节,可以减少患有情绪障碍的风险,从而降低自杀风险以及情绪障碍作用下的自杀冲动。”

OR,全称是odds ratio、比值比,对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来说,它是OR值即是相对危险度的精确估计值。OR值的意义:

OR值等于1,表示该因素对疾病的发生不起作用;

OR值大于1,表示该因素是危险因素;

OR值小于1,表示该因素是保护因素。

95%confidence interval [CI],全称为95%置信区间。当给出某个估计值的95%置信区间为[a,b]时,可以理解为我们有95%的信心可以说样本的平均值介于a到b之间,而发生错误的概率为5%。

pathanalyses,全称路径分析,属于递归体系,是在探讨分析性变数间之单向影响关系。一连串的分析性变数多半依时间顺序先后发生,先发生者视为解释变数,后发生者视为反应变量,变数之间因果关系可由路径图来表示,借由路径图,研究能能清楚了解变数间之影响途径(箭头方向)及影响方向(正向,负向,模糊等)。

同类产品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