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se error: syntax error, unexpected end of file in on line 1
 儿童输液的危害 输液过多可致癌尤其感冒输液 - 宝芝林网上药店

儿童输液的危害 输液过多可致癌尤其感冒输液

关键字: 儿童输液的危害

时间: 2016-06-10 17:31:50

日常生活中,儿童感冒发烧了,为人父母者第一时间送去医院,医生的诊断通常都是输液。这点笔者深有体会,其实在国内绝大部分二三线城市,尤其是四五线城市的医院与医生那里,儿童只要送去医院,往往连最普通的感冒,最终诊断往往是“建议”进行输液,即使开了口服药,他们仍会“循循善诱”地以一个专业人士的口吻告诉患者,如果只是选择服用口服药,很可能达不到快速治疗的效果,抓住患者病急心理,最终选择输液。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这一世界卫生组织的用药原则,而在我国医疗界已被颠覆。输液的疗效快是众所周知的,但是,输液是一把典型的“双刃剑”--医学研究表明,输液超过一定的程度,就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并且可能让患者产

生耐药性,严重的甚至会导致“重症感染无药可用”的危险境地。然而,95%以上的人不知道输液过多可致癌--肺癌。输入体内的药液看起来干净透明,其实暗藏无数风险,然而,95%以上的人对此毫不知情,而且竟大把的医生将输液作为一种常规的治疗手段。那么,输液的危害究竟有多严重?尤其对儿童的危害有多大呢?

滥输液对儿童伤害最大

“静脉输液是重症患者治疗的主要手段,一般用于需要急救的患者,如战伤、自然灾害、交通肇事等导致患者大出血休克的患者,输液是为了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还有像中暑鼠疫、严重烧伤的病人、以及脱水严重、病情危重乃至无法口服药物的患者等严重丢失液体的患者也需要通过静脉滴注来快速补液,以纠正水、电解质失调,维持酸碱平衡。但临床上,住院患者几乎100%进行输液给药,在门诊、诊所的患者中也非常普遍,其实,90%以上的输液都没有必要。”目前输液给药滥用现象,在治疗感冒等疾病时尤为突出。感冒经过一定周期是可以自愈的,不是合并多种危重疾病的感冒,根本没必要输液,通过口服药物同样可达到治疗效果,药物通过胃肠道吸收时,还可将有害物质过滤掉,并进行脏代谢。儿童在滥输液现象中受害最深,有的儿童因此而丧命,这是因为孩子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建立,过敏反应会更强烈。经常输液的儿童免疫力很低,自愈能力非常的弱。而有些不法医院或诊所为了赚钱,尤其是儿童医院,只要去了就是输液,尤其是儿童感冒输液,很容易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儿童感冒发烧输液后,会经常感冒发烧,且一般很难自愈,只能去输液的原因。

输液微粒堵塞毛细血管

输液中的微粒质量控制为限度检查,也就是说有微粒是肯定的,无微粒是相对的,只是控制在一定的粒径范围内。微粒包括空气中的烟尘、粉尘,生产过程中的玻璃屑,橡胶瓶盖的橡胶微粒,输液袋、输液管中的塑料微粒,药物结晶及石棉纤维等。当这些微粒被带入肌体,进入血液循环后,易堵塞毛细血管,造成局部组织栓塞、坏死或引起肉芽肿。微粒超标可直接导致病人在半小时内死亡。

输液过敏反应危及生命

输液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过敏反应主要是过敏原刺激人体肥大细胞产生抗体(IgE),这种抗体如果长时间没有过敏原的再次刺激会被人体免疫细胞清除,当致敏的IgE再次结合过敏原,抗原与抗体结合激活肥大细胞,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缓激肽等慢反应物质,导致皮肤瘙痒、组织液渗出等血管病变。此时机体需要清除这些有害物质,释放嗜酸性粒细胞来吞噬清除异物,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输液过多可致肺癌

据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统计,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所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上。此外,在国家食药监局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也显示,因静脉注射而导致的不良反应占到56.7%。输液微粒会堵塞微血管,因为质量再好的注射剂都达不到理想的“零微粒”标准,含有大量的尘埃粒子、玻璃屑、橡胶微粒以及活性炭颗粒、药物结晶等。北京某医院检查“吊瓶”时发现,1毫升青霉素加入50%的葡萄糖药液中,可检出直径2~16微米的微粒542个,据此计算,500毫升药液中就会有20万个微粒。而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4~7微米,经常输液会使药液中的微粒蓄积在毛细血管中,导致微血管血栓、出血,以及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甚至致癌。有学者对一个一生中输入过40升液体的尸体进行解剖,发现该尸体仅肺部就有500多个肉芽肿及大量微血管堵塞。

此外,长期输液还会导致人体内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的改变,出现发热反应、肺水肿心力衰竭等问题,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担。输液速度越快,人体血液循环的负荷就越重,对人体越危险。最后,输液过程中如果消毒不严、操作不规范,还可能引起交叉感染。

临床中还发现,“吊瓶”中加入的药物越多,其毒副作用就越大。“吊瓶”中如合用7种药物,其毒副作用就会增加50%以上。有些药物如果“搭配”不当,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可迅速发生化学性沉淀,甚至出现中毒反应。

输液风险最高

许多人在为自己或孩子轻率地选择输液治疗时,往往不知道自己的决定背后潜藏着多大的风险。输液不同于口服药物,它直接进入静脉,一旦有药物不良反应则来势凶猛,很难采取弥补措施。因为静脉输液的药物受到污染,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体内有关。而口服给药,需要吸收一段时间,即使有不良反应也相对缓慢,口服药物一旦出现不良反应,还可以洗胃。

抛开药品质量不说,输液器的安全也不容忽视。另外,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还潜藏着很多危险因素,在临床准备及添加药物等操作步骤中,环境污染和人员操作不当,都可能造成灰尘、细菌、唾液等微粒有机会进入药液。

静脉输液由于药物直接进入血液,能迅速吸收,因此起效较快。但人体有一套自身保护系统,血管就像一道天然屏障,将有害物质阻挡在外面。如果用尖锐的东西突破这道屏障,迫使机体承担起强加的吸收、代谢工作,很容易出问题,而且会直接损害肝、肾等器官,引起不良反应。因此,输液是所有给药途径中引起不良反应最多、最严重的一种。

专家表示,开放人体静脉通道的任何形式都是有风险的,注射液中的微粒可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微粒过多则可能造成局部堵塞和供血不足,并进一步导致组织缺氧,产生水肿和静脉炎。而且输液中所配的药物越多,所含的微粒就越多。如果输液器、药品等质量再不合格,输液配伍也存在问题的话,微粒所造成的后果将更为严重。

静脉注射大行其道,许多成年人孩提时印象深刻的打“屁股针”(肌肉注射)却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现在各大医院里输液室人满为患,注射室却门可罗雀,有的医院甚至干脆取消了注射室。“屁股针”为什么退居二线了?专家表示,肌肉注射剂量有限,一天内需重复注射保持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有的患者怕麻烦而不愿接受。再加上有时肌肉注射易形成局部肿块,引起疼,还有的小孩因肌肉注射形成“蛙腿”。

能吃药绝不打针

换季时节,感冒发烧的患者急剧增加,各大医院输液室人满为患。一些常见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等,尤其是感冒,其实是没必要输液的,口服点药,多饮水、多休息就会好。有些患者感冒后动不动就到医院输入大量的抗生素,病情刚好就停药了,这样久而久之,在人的体内逐渐产生了耐药性,反而使得体质下降。其实感冒大多数是由病毒引起,对于病毒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单纯靠输入抗生素根本无效,即使是细菌引起的轻度感染,也不必输液治疗,口服抗菌药或肌肉注射抗生素即可治愈。

口服药是最古老、最简便、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它不受条件、环境的限制,可随时采用。当然,吃药也有缺点,比如药物吸收较慢,受胃内食物及服药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见效慢。但如果掌握得法,用药得当,也完全能够达到治疗的目的。

治感冒输液纯属利益驱动

许多人在为自己或孩子轻率地选择输液治疗时,往往不知道自己的决定背后潜藏着多大的风险。输液不同于口服药物,它直接进入静脉,一旦有药物不良反应则来势凶猛,很难采取弥补措施。而口服给药,需要吸收一段时间,即使有不良反应也相对缓慢,口服药物一旦出现不良反应,还可以洗胃。

静脉输液是公认的最危险的给药方式,输液其实也是个小手术。如果患者的肠胃功能正常,口服药物应是第一选择,只有在患者出现了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等情况时,才应该选择静脉注射治疗。

“肌注药消失,输液给药横行,这完全是利益驱动导致。”以普通感冒为例,治感冒的口服药有许多种,一般西药有感康、白加黑等,中药有羚羊感冒片双黄连口服液等,中西药混合的有维C银翘片等。这些感冒药中最贵的要数西药白加黑,售价也不过十多元,其它列举的药品均不超过10元,每盒都可以服6日左右。也就是说,口服药物治感冒,最多不超过20元。

而肌肉注射,常用的有安痛定+地塞米松+病毒唑+洁霉素或阿米卡星等,有的干脆混合一针肌注,也有分别注射的,价格在10-15 元之间,一般不超过6天,费用在100元钱左右。

最后来算算静脉输液的费用。静脉输液一般都是抗病毒+抗感染+协同药(如VC)+液体+输液器+床位费+输液手续费。费用的高低,取决于抗菌素的档次,最便宜的也要60元-120元/天,如果输上6天,患者就要支出700多元。

由此不难看出,静脉输液的费用是口服药的几倍甚至几十倍。难怪经常有人抱怨,治一个感冒竟要花上千元。这上千元的费用里,除了必要的检查外,都是花在静脉给药上。“不必要的输液对患者来说,就是花钱买痛苦、买风险,对医学来说也是倒退。所以“能口服药就不打针,能肌肉注射就不输液。这才是合理的用药秩序。”请广大家长谨慎,请勿动不动就给孩子输液,这不是为孩子,而是害孩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