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se error: syntax error, unexpected end of file in on line 1
 维生素d的作用及功能_宝宝怎么补充维生素d - 宝芝林网上药店

维生素d的作用及功能

关键字: 维生素d 维生素

时间: 2016-06-04 08:43:54

    很多家长会问“宝宝一般补鱼油和补钙到多大呢?到了两三岁好多妈妈已经不给孩子补了,为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说明三件事:一,国内儿科医生推荐宝宝们常规补充的不是“鱼油”而是“鱼肝油”,“鱼油”是指DHA之类的补充剂,不做为常规的补充剂来推荐。“鱼肝油”是指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合剂(如伊可新等)。二,欧美儿科医生推荐宝宝们常规补充的是维生素D,他们不推荐补充维生素A,因为他们认为维生素A摄入过多可增加患心血管疾病以及肝损伤的风险。三,由于婴幼儿的主要食物是母乳等乳制品,饮食中所含的钙量已经足够,因此国外儿科医生通常不推荐婴幼儿额外补钙。从上述事实可以看出,国内外的儿科医生在对维生素D的认识上是一致的:推荐给婴幼儿补充维生素D。那么维生素D对人体为何如此重要?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是什么?不同人群生理需求的维生素量是多少?该如何补充维生素D?希望这篇文章能解答家长们心中的疑问。

    维生素d的作用及功能

    维生素D能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其代谢活性物促进肾小管重吸收磷和钙,提高人体血浆钙和磷的浓度,或维持及调节血浆钙、磷正常浓度。维生素D缺乏时使人对钙、磷的吸收能力下降,钙磷不能在骨组织内沉积,成骨作用受阻。在婴儿和儿童,上述情况可使新形成的骨组织和软骨基质不能进行矿化,从而引起骨生长障碍,即所谓佝偻病。钙化不良的一个后果是佝偻病患者的骨骼异常疏松,而且由于支撑重力负荷和紧张而产生该病的特征性畸形。 在成人,维生素D缺乏引起骨软化病或成人佝偻病,最多见于钙的需要量增大时,如妊娠期或哺乳期。该病特点是骨质密度普遍降低。它与骨质疏松症不同,该病骨骼的异常在于包含过量未钙化的基质。而骨骼的显著畸形反见于疾病的晚期阶段。

    一、维生素D的主要生理功能 维生素D主要有以下生理功能:

    1、 提高肌体对钙、磷的吸收,使血浆钙和血浆磷的水平达到饱和程度。

    2、 促进生长和骨骼钙化,促进牙齿健全;

    3、 通过肠壁增加磷的吸收,并通过肾小管增加磷的再吸收;

    4、 维持血液中柠檬酸盐的正常水平;

    5、 防止氨基酸通过肾脏损失。

    二、维生素D盈缺对健康的影响 人体缺乏维生素D会引起佝偻病、手足抽搐软骨病。 长期摄入过多的维生素D(5000IU),将引起高血钙和高尿钙。特征为食欲减退,过度口渴,恶心呕吐烦躁,体弱,便泌腹泻交替出现,严重者将因肾钙化、心脏和大动脉钙化而死亡。

    三、需要补充维生素的人群

    1.住在都市的人,特别是浓烟污染的地域的人应该摄取更多的维生素D;

    2.夜间工作者、修女,或者是因为服装、生活方式而不能充分得到阳光的人要特别注意在饮食中增加维生素D的摄取;

    3.如果您正服用抗痉挛的药物,则必须增加对维生素D的摄取;

    4.饮用未添加维生素D牛奶的小孩必须增加维生素D的摄取量;

    5.皮肤颜色较黑且住在北方气候型地域的人需要更多的维生素D。

    维生素D对人体为何如此重要?

    维生素D在人体内一方面促进肠道从饮食中吸收钙和磷,另一方面促使钙、磷沉着于新骨形成部位,促进骨组织的成熟。对于婴幼儿而言,摄取足够生理需求的维生素D主要为了有效预防佝偻病;对于成年人而言,摄取足够生理需求的维生素D主要为了有效防止骨质疏松,预防骨折。维生素D除了对骨骼的益处外,一些正在进行的研究还表明它可以改善肌肉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例如,最近美国睡眠医学会完成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维生素D水平与白天易犯困之间存在重要关联,尽管目前还不能断言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提示了或许维生素D可以替代咖啡来提神醒脑。国内方面的文献如2011年李敏等发表的“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 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相关。提示或许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D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维生素D在人体内先由肝脏的酶催化生成25羟维生素D(25-OH-D),再由肾脏的酶催化生成具有生物活性的1,25二羟维生素D(1,25-OH2- D)。通常,临床检测人体是否存在佝偻病的风险,参考的既不是微量元素的值,也不是骨密度的值,而是血清中25羟维生素D的值,数值小于20ng/ml(50nmol/L)认为是维生素D缺乏。美国有研究发现,在波士顿地区(北纬42°)的冬天,18~29岁的健康人血清中25羟维生素D值小于20ng/ml者达到了32%,维生素D缺乏的人口比例在中国应该更高。

    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是什么?

    谈论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之前,需要先了解人体维生素D的两个天然来源:一,人体自身合成。暴露在阳光下,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人体皮肤,皮肤自身合成维生素D。自身合成维生素D的量取决于年龄、皮肤颜色、暴露时间、季节等。一般而言,随年龄增长合成量降低,白皮肤比黑皮肤合成得更多,暴露时间越长合成得越多,夏季比冬季合成得多。有研究表明,骄阳似火的七月,健康年轻白人着泳衣户外暴晒15分钟左右,约可产生10000单位的维生素D。但通常不建议阳光下暴晒获取维生素D,因有导致皮肤癌的风险,因此建议夏季烈日下要以对皮肤的防护为主,如涂抹防晒霜。涂抹了防晒霜的皮肤就不能合成维生素D了。二,饮食摄取。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包括鱼类,鸡蛋黄,添加维生素D的牛奶,添加维生素D的面包以及其他添加维生素D的食物。由此可见,造成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主要也是这两个方面:一,缺少阳光照射。阳光中紫外线不能通过普通玻璃,室外活动少的人,维生素D生成不足;高层建筑物阻挡阳光照射,大气污染(如烟雾、尘埃)吸收了部分紫外线;冬季阳光照射减少,影响皮肤合成维生素D。二,饮食摄人不足。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少,如乳类(包括人奶及牛、羊奶等)、肉类等含量较少,谷物类、蔬菜、水果几乎不含维生素D 。

    不同年龄人群生理需求的维生素量是多少?怎么补充维生素d?

    根据美国医学研究所(IOM)2010年公布的数据,不同年龄人群每日生理需求的维生素D的量分别是:一岁前的婴幼儿需要400IU,1岁至70岁的人需要600IU,70岁以上的老人需要800IU。每日生理需求的维生素D量是指食物摄取、阳光照射、维生素D强化食品中的维生素D含量的总和。不足的部分需要维生素D补充剂加以补充。出生2周后的婴儿就可以使用维生素D补充剂补足不够的维生素D的量,他们不推荐婴儿晒太阳获取维生素D,因日晒有导致婴儿患皮肤癌的风险。

    《中华儿科杂志》编委会联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达成共识:鉴于佝偻病多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佝偻病的预防应从孕期开始,以1岁以内婴儿为重点对象、并应系统管理到3岁。他们提出的建议如下:一,孕妇应经常户外活动,进食富含钙、磷的食物。妊娠后期为秋冬季的妇女宜每日适当补充维生素D 400一1000 IU。使用维生素A和维生素D合剂时,应避免维生素A中毒,维生素A每日摄入量应小于1万单位。二,婴幼儿应该尽早户外活动,逐渐达到每天1-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尽量暴露婴儿身体部位如头面部、手足等。三,婴儿(尤其是纯母乳喂养儿)出生后2周每日摄人维生素D 400 IU至2岁。400IU的补充量应是食物摄取、阳光照射、维生素D补充剂、维生素D强化食品中的维生素D含量的总和。如婴儿每日摄人500m l添加了维生素D的配方奶,可摄取维生素D约200IU (5μg) ,加之适当的户外活动(尤其是夏季户外活动较多时),可不必另外补充维生素D补充剂。四,高危人群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出生后就应该每日补充 800一1000I U维生素D,3个月后改为每日400I U。

    无论美国还是中国,医学专业委员会给出的每日摄取维生素D的推荐量都是总量,因此对于饮食习惯和户外活动不同的个体而言,维生素D补充剂使用的量是因人而异的。鉴于今年开始中国的食品规范标签标识,大家在吃东西的时候可以根据标识计算一下维生素D的量,由此估计需要额外补充的量。

    根据美国医学研究所2010年的数据,人体每日能耐受的维生素D的最大量也因年龄而不同:

    0-6月婴儿每日能耐受的最大量是1000IU,

    6-12月婴儿每日能耐受的最大量是1500IU,

    1-3岁儿童每日能耐受的最大量是2500IU,

    4-8岁儿童每日能耐受的最大量是3000IU,

    9岁以后的儿童和成人每日能耐受的最大量是4000IU。有记载成人维生素D中毒的量是每日服用60000IU,由此可见,维生素D是相对安全的营养补充剂,不太容易过量中毒。

    维生素D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因此建议随餐服用,食物中的油脂能促进它的吸收。目前国内婴幼儿维生素D补充剂多为软胶囊的形式存在,需要剪开胶囊将维生素D挤到小勺里,然后用勺一点点喂给孩子吃。有的说明书可能会建议直接挤进婴儿嘴里,我不推荐这样做,因为万一家长没拿稳,胶囊壳容易掉进孩子嘴里,万一堵在气道会引起窒息。也有家长图省事,直接把胶囊里的维生素D挤进奶瓶和配方奶一起喂,这种做法我也不推荐,因为脂溶性的维生素D容易粘在奶瓶壁上,孩子吃不到完全剂量的维生素D。